三維列印(3D Printing)技術將從工廠走入居家生活。拜工業與半導體元件技術成熟之賜,3D印表機設備價格已大幅降低,帶動此一應用從工業市場擴大至商用與家用領域,同時激勵材料、噴頭、螺桿與微控制器(MCU)等關鍵零組件市場需求快速攀升。
右為康達鑫科技總經理張芷瑋,左為業務經理王建堉。 |
康達鑫科技總經理張芷瑋表示,過去噴墨與雷射印表機剛推出時,市場皆認為此一設備的市場商機僅局限於企業用戶,但隨著價格不斷降低,現今已大量普及於一般家庭;未來3D印表機也將循同樣的市場發展歷程,逐漸進入居家生活,為使用者實現家庭夢工廠的願景。
張芷瑋進一步指出,3D印表機依照有無搭配光學儀器區分為高階與中低階機種;其中,高階機種大多用於精密工業模具生產,每台造價約新台幣數百萬元以上,而中低階機種則適用於一般模具原型開發與產品設計,價位在新台幣1萬5,000元至10萬元區間,較符合商用與家用市場對價格的要求,且出貨量成長力道也最令人期待,並可望帶動相關零組件需求增長。
事實上,目前已有不少台灣業者開始自行研發3D印表機,例如康達鑫與金仁寶集團旗下子公司–三瑋都已推出中低階機種,希冀將3D列印技術推廣至一般工作室、小型模具廠與家庭中。
儘管3D印表機價格親民有利於此一市場商機快速擴大,但中低階3D印表機的內部零組件效能亦不能因價格降低而大打折扣;例如列印耗料、噴頭、螺桿、馬達與微控制器,甚至是設備機構材料,都必須符合工規等級水準,才能確保產品可靠度。
康達鑫科技業務經理王建堉表示,通常用戶在選購3D印表機時,會從建模密度、模型光滑度、建模速度與有無工具軟體支援等方面進行全盤考量,因此設備商必須針對上述部分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,才有機會搶食市場商機大餅。
有鑑於此,康達鑫已推出中低階平價3D印表機–TYPE01,其採用環保材質聚乳酸脂(PLA)塑材,並透過熔絲製造技術(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, FDM)進行建模,可列印體積達20立方公分,最快每秒能列印30公分PLA,並且不影響模型平滑度與密度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使用者對於建模品質要求嚴苛,因此支撐列印平台上下移動的螺桿可靠性則相當關鍵。王建堉解釋,目前市面上中低階3D印表機的螺桿粗度大多為10毫米(mm),而一旦使用者想把建模速度加快,列印平台將會呈現快速的Z軸移動,10毫米螺桿將因無法負荷快速移動,導致噴頭與列印平台皆出現劇烈震動,進而影響建模品質。TYPE01則採用20毫米螺桿,並透過鋼材質做為機構骨幹,再藉由鋁合金板外殼強固機台,將可解決列印平台或噴頭因建模速度加快所造成的震動問題。
王建堉補充,隨著市場上各種平價3D印表機陸續問世,未來3D列印商機可望快速擴大,各家設備業者與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則須持續研發出更佳的解決方案,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。